《让专业能力转化为培训影响力》
主讲:崔艳苹老师
【课程背景】
企业投入大量资源搭建培训体系,引入或设计精品课程,却常常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一流的课程,三流的呈现”。你是否也遇到过这些场景?
业务专家在台上滔滔不绝,台下学员却一脸茫然,培训成了“单向输出”。
讲师只顾念PPT,对学员的困惑视而不见,互动冷场成为常态。
同样的课程,有的讲师能让学员争相参与,有的却让人如坐针毡——差距究竟在哪?
培训后调研,学员反馈“内容不错,但没记住多少”,转化率低得可怜。
问题的核心在于:企业往往重视“课”而忽视“师”。当前,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将业务骨干、高管纳入内训师团队。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专业能力≠授课能力。技术专家可能讲不清基础概念,销售冠军未必能传授成功秘诀——因为他们缺乏将知识转化为学员可吸收养分的关键技巧。
本课程直击四大痛点:
如何让专家跳出“知识诅咒”,用学员能懂的语言传授经验?
如何从“照本宣科”到“灵活控场”,让课堂根据学员反应实时调整?
如何打破“茶壶倒饺子”困境,让专业储备流畅转化为精彩授课?
如何设计沉浸式互动,让学员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
我们采用“学中练、练中学”的沉浸式训练,帮助讲师快速掌握“内容设计×互动技巧×形象塑造”的三维能力,真正实现“师课合一”——让好课程通过好讲师,产生好效果!
【课程收益】
掌握成人学习3大核心特点,精准定位培训师双重角色(内容专家+学习引导者)
运用"六步备课法"拆解课程内容,实现知识转化效率提升50%
熟练应用"四段教学法"结构化授课,确保教学流程完整度达90%
掌握4种高互动教学技巧(提问反馈/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实现学员参与率80%+
通过5项专业训练(声音/眼神/站姿/手势/移动),塑造权威讲师形象
运用"WIN开场法"和"六步结尾法",打造完整教学闭环
获得2次实战演练机会,即时反馈改进授课短板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业务骨干员工及管理者;有意担任公司内部兼职培训师的人员;企业内部的培训岗位同事。
【课程大纲】
一、为什么专业大牛却讲不好课?——破解培训师的成长密码
活动:优秀培训师画像
1.内部培训师的价值
组织层面:知识传承的桥梁,人才培养的加速器
个人层面:影响力提升的杠杆,职业发展的新赛道
案例:技术专家转型内训师的个人成长故事
2.好专家=好讲师?培训师必须跨越的3个认知误区
误区一:只要内容好,形式不重要?
误区二:讲得多就是教得好?
误区三:以讲师为中心还是以学员为中心?
工具:培训效果评估四象限模型
3.培训师的双重角色:你到底是"专家"还是"教练"?
课程专家:内容把控的3个关键点
培训教练:引导学习的4项核心能力
演练:1分钟角色转换体验
4.优秀培训师的素质模型:从新手到卓越的4个维度
基础技能:声音、形象、表达
内容能力:拆解、重构、转化
呈现技巧:互动、控场、应变
引导艺术:激发、赋能、转化
案例:某上市公司金牌内训师的成长路径
5.培训师的心理学基础
案例:讲师High还是让学员High?
1. 成人学习的4大心理诉求
2.有效教学的3个关键时机
工具:成人学习注意力曲线图
练习:讲台初体验(1分钟)
二、课前准备篇——准备充分,发挥自如
1.精准分析学员需求
讨论:课前,你会分析学员的哪些因素?为什么?
学员分析的10个关键问题
6大信息收集法:直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间接访谈法、资料分析法、参观走访法、现场互动法
工具:学员画像分析清单
2.内容准备的六步炼金术
头脑风暴:发散阶段
分类整理:聚合阶段
逻辑疏通:结构重建
删减内容:精简阶段
反复推敲:验证阶段
确定形式:定型阶段
3.时间管理的双重保险
讨论:回顾并分享曾经历过的时间管控不当的情形
规划演练法:分段计时实操
缓冲着陆法:预留弹性时间
4.缓解紧张情绪的3把钥匙
视频:紧张VS放松的差异对比,分析原因
积极思考法:认知重构练习
心像未来法:视觉化成功场景
熟悉环境法:空间探索练习
5.确保成功的预演准备
默默准备:3种无声演练法
内部试讲:获取真实反馈的要点
熟悉场地:熟悉环境和设备
工具:课前准备20问自查表
练习:1分钟演练
三、内容组织篇——内容组织,逻辑清晰
游戏:20秒记住火星数字
1.吸引注意,巧妙开场
6种开场神器:视频、游戏、热点、提问、数据、故事
开场三大铁律:快速、冲击、精准
开场致命陷阱:人称代词混乱、过度自我吹嘘、过渡自谦
练习:抽卡牌、设计并呈现课程开场
2.设计主体,传递信息
主体设计五要点:逻辑清晰、通俗易懂、突出重点、重复要点、情理交融
有序推进四种方式:举例子、讲故事、打比方、练技能
案例:快速去油渍小窍门
练习:设计并呈现3分钟课程内容
卓越展示之窗:观点、逻辑、数据、故事
案例:近视眼小百科
练习:设计并呈现1分钟课程内容
3.精彩结尾,铿锵有力
发出结束信号——认知切换
回顾总结——记忆强化
提出积极期望——行为推动
情感升华——价值锚定
练习:设计并呈现课程结尾
四、精彩互动篇——精彩互动,讲练结合
讨论:讲师常用的互动方式有哪些?
1.提问引发法:让学员抢着回答的提问技巧
三大黄金提问法:直接提问、递进式提问、创设情境式提问
案例:一则招聘信息引发的激烈讨论
提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铺垫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思考
常见的错误提问方式:假大空、封闭式、诱导式
点评反馈反馈四维升级法:用心观察、客观描述、给出建议、具体落地
特殊情形处理:无人应答、回答错误、应对学员提问
演练:分配角色,模拟讲师点评反馈
2.案例教学法:如何让案例教学从"讲故事"到"真改变"?
案例:情绪化客户投诉话务员案例show
案例引导五步闭环:呈现案例、抛出问题、小组讨论、点评反馈、总结升华
案例开发四步法:确定主题、素材收集、案例撰写、验证测试
案例分析反馈三部曲:提问讨论、分析讲评、总结升华
五大常见陷阱:引导不当、脱离实际、讨论失焦、点评失准、总结失效
工具:案例开发模板及范例
3.角色扮演法:如何让角色扮演不再尴尬?
案例:商务礼仪角色扮演活动
角色扮演五步引导:给定演练任务、布置演练场景、组织练习过程、点评反馈、总结升华
练习设计三要素:典型工作场景、典型挑战和问题、典型客户
五个常见的误区:场景不典型、缺乏挑战、信息模仿、缺失标准、反馈不当
工具:角色扮演开发模板及范例
练习:选择一种互动引导方式设计教学过程(包括完整的引导步骤),现场组织学员演练
五、外塑形象篇——外塑形象,尽显风范
视频:塑造形象的关键维度有哪些?
1.身正
练习:看图猜猜看,哪种站姿最标准?
总则:中正、稳定、放松
两种站姿:立正站姿、开腿站姿
练习:走上讲台——"行如风、两展开"气场训练法
2.步移
总则:保持正向,避开设施
三个区域:安全区、互动区、巡场区
练习:我是大讲师——步移控场训练
3. 手抬
总则:传情、开放、自然
手臂动静有度:黄金三角区
手掌收放自如:指示手势、数字手势、象形手势、情感手势
工具使用妥当:麦克风/激光笔/白板笔
游戏:上肢展示活动
4. 神注
总则:真诚、关注、尊重
表情:心情的镜子
眼神:心灵的窗户
游戏:体验静默之美,发展神注技能
5. 语畅
练习:绕口令挑战
总则:传情、节奏、积极
语速:标准语速
语调:抑扬顿挫
语音:共鸣练习
综合练习:5分钟试讲录像(三维评估)
工具:授课呈现评估记录表
授课老师
崔艳苹 课程开发与教学技术实战教练,长期专注于企业内部经验萃取与学习资源开发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授课:13911448898 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