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崔艳苹
常驻地: 北京
擅长领域: TTT培训师

《让组织智慧流动起来》

主讲:崔艳苹老师

【课程背景】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传承和经验的沉淀。随着企业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满足于外部的通用课程,而是希望开发出符合自身文化基因和业务特色的内部课程,培养能够讲授这些课程的内部讲师,实现"人课合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面临这样的困境:

为什么我们的业务专家明明能力出众,却总是无法将自己的经验系统地传授给他人?

为什么新人培养周期总是超出预期,而老员工的经验却难以有效复制?

为什么同样的错误会在不同团队、不同时期反复出现?

为什么耗费数月开发的课程刚上线,就发现已经跟不上业务发展的步伐?

为什么投入大量资源培养的内部讲师,开发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不佳?

为什么企业投入大量培训预算,却始终看不到明显的业绩提升?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企业培训投入产出比低下,新人培养效率不高,优秀经验难以复制。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三大障碍:一是隐性知识显性化难度大,业务专家"会做不会教";二是传统开发流程繁琐耗时,从需求分析到课程交付耗时过长,难以及时响应业务需求;三是内容更新机制缺失,课程迭代速度跟不上业务变化。

本课程创新性地采用"AI+专家"双驱动模式,通过智能化知识萃取工具快速捕捉业务专家的核心经验,利用AI辅助开发平台大幅提升课程开发效率,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帮助企业突破传统课程开发的瓶颈,系统掌握AI赋能的课程开发方法论,实现组织智慧的高效沉淀、持续积累和有效传承。

【课程收益】

掌握“新关痛”选题法精准定位业务需求

运用PRM模型萃取专家经验(问题-原因-方法)

设计“勾学练查”四步教学流程

套用《4W问题表》《课程干货地图》等5个模板

产出三级课程大纲+教学设计图

运用"三线萃取术"完整提取专家隐性经验(话术/心法/雷区)

每期产出3-5门"带着业务体温"的实战课程(可立即投入使用)

培养一批"既能打仗又能讲课"的专家型内训师(人均开发效率提升2倍)

【课程时间】

标准版:2天,6小时/天(根据企业选定主题,每组完成1门3小时课程大纲,输出课程纲要和课件PPT初稿)

实战版:3天,6小时/天(根据企业选定主题,每组完成1门3小时课程大纲、多样化教学设计、课件PPT开发成果)

【课程对象】业务骨干和基层管理者;兼职内训师;企业内部培训师、培训经理

【课程方式】

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互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实操演练

工具表单:

《4W问题表》《课题筛选模型》《讲师手册范例&撰写模板》《课程评估优化表》

《课题定位表》《课程干货地图》《讨论活动设计模板》《AI提示词库》

【课程大纲】

一、基础认知、底层逻辑:为什么业务专家的精心课程却让学员昏昏欲睡?

案例:技术专家过于“专业”的尴尬

1.好课程的黄金三角

聚焦解决实际问题

遵循成人学习特点

效果可评估可转化

2.课程开发设计的三大原则

以学员为中心

以任务为导向

以结果为检验

视频:理论堆砌型课程(学员走神离场)

视频:《我的兄弟叫顺溜》片段(对比传统教学与实战训练)

3.成人学习心理的四大对抗

对抗“功利性”失衡

对抗“经验性”冲突

对抗“注意力”极限

对抗“遗忘曲线”

4.五步重构课程(人工+AI协助)

需求分析,精准定位

内容为王,经验萃取

智能搭建,课程框架

智能课件,美化设计

体验设计,互动引导

5.内训师角色转型:从“内容生产者”到“知识架构师”

演练:使用DeepSeek生成未来培训场景构想图

 

一、需求分析,精准定位:如何让课程直击业务痛点,而非隔靴搔痒?

讨论:请大家判断哪些是合适的选题,请说明原因及开发建议

1.课题初筛:用AI快速去伪存真

课题的几种常见来源:学习地图\学习项目\最佳实践\业务痛点

需求调研的方法:调研人群选定、调研方法选择、调研结果分析

课程选题三维筛选模型

演练:AI工具快速生成《课题需求调研问卷及访谈清单》

2.问题具象化:4W靶点定位术

讨论:分析以下培训需求存在的问题

问题越具体,课程越落地

案例:笼统的问题描述PK具体的问题描述

4W问题表,拨开迷雾

案例:《客户投诉》系列课程问题梳理清单

工具:课程4W问题表

3.目标校准:铸造业务价值锚点

讨论:以下课程目标的描述存在哪些问题?

层层筛选,确定课题

工具:课题筛选模型

制定目标,描述价值

演练:输入课程目标,转化为强价值描述

范例:《客户投诉》课程定位成果展示

工具:课题定位表

练习:小组课题定位发布会

 

二、内容为王,经验萃取:怎样把专家经验榨出“干货”,避免知识稀释?

视频:神枪手是可以培养的吗?

1. 明确任务,定标准

为什么要定标准?

如何定标准?

案例:一线销售信任关系的水平

2. 聚焦任务,找挑战

为什么从挑战开始?

方法赋能:团队列名法

案例:新手讲师授课过程中的常见挑战

3. 访谈萃取,挖干货

什么是干货?

讨论:如何成功减肥,以下是干货吗?

干货初级追问法:正反案例

干货终极萃取法:PRM挖金子

演练:输入案例概况,输出挑战及应对技巧

4. 整理应用,做验证

可视化呈现

口诀化表达

演练:将岗位经验输出为便于记忆的口诀

案例:《客户投诉》课程干货地图成果展示

工具:课程干货地图

练习:小组课题干货地图发布会

 

三、智能搭建,课程框架:如何快速搭建课程骨架,提升开发效率?

游戏:20秒记住火星数字的写法

1.框架设计,让课程逻辑严谨清晰

内容编排的逻辑结构:总分总

五种课程结构:并列式课程结构、时间式课程结构、WWHI式课程结构、PRM式课程结构、 复合式课程结构

演练:输入课程逻辑结构要求,输出不同版本的课程大纲(含优先级评分)

2.详细设计,让课程内容无缝衔接

案例:柔力挽狂澜-全球通客户销号挽留技巧

勾兴趣(三种核心方法):设定情境提挑战、反面案例给痛点、绩效差距利益诱

学方法:感性体验方法(讲师为中心VS学员为中心)

工具:案例开发模板

练本领:三种不同类型任务练习设计策略

查收获:回顾内容、反思收获、总结升华

演练:输入具体要求,迭代优化课程大纲

练习:小组课程大纲发布会

 

四、智能课件,美化设计:如何用AI设计专业课件,提升学习体验?

案例:《消防知识》课程修改前后对比

1. 课程PPT-专业课件黄金法则

逻辑清晰:关键页面、标题导航

内容简洁:提炼要点、图文混排

设计美观:图文配合&辅助工具&字体颜色

工具:企业定制课件模板素材库

2.AI工具助力课件制作——智能制作全流程

智能内容生成:大纲转PPT、图文匹配

动态模板库:行业定制、智能适配

语音驱动设计:说课生成PPT、智能批注

演练:上传课程大纲,输出课件初版

3.AI展现视觉冲突——智能优化实战

五大视觉雷区检测:文字过密、配色冲突、图文无关、排版混乱、动态滥用

智能修复方案

演练:上传课程大纲,输出课件初版

练习:小组课题PPT课件初版发布会

 

五、体验设计,互动引导:如何设计让学员“抢着练”的教学活动?

讨论:为什么85%的课堂练习让学员敷衍了事?

1.引导体验:讨论开发

案例:关于招聘标准的两种讨论

讨论设计的致命三坑:问题不聚焦、缺乏冲突性、讨论无结果

讨论设计要点:创设情境、对抗式讨论、成果交付压力

讨论组织引导六步法:抛出争议性问题、个人独立思考、小组观点碰撞、强制立场反转、炼共识差异、落地行动清单

演练:选择课程中的某个模块,设计讨论引导步骤及话术

2.引导思考:案例开发

范例:投诉案例show

案例筛选四维漏斗:典型性、冲突性、真实性、完整性

案例收集工具-STAR模型

案例引导四步骤:创设情境、征集对象、案例扮演、抛出问题

案例呈现的两种形式:复盘式、预演式

案例分析三部曲:提问讨论、分析讲评、总结升华

演练:”绩效面谈“案例开发引导步骤及话术

3.引导应用:练习开发

范例:商务礼仪角色扮演活动

练习设计常见误区:虚假场景、无结果设计、观察者无聊

练习编写的五要素:典型场景、时间限制、多重角色、评分机制、结果延申

练习引导的七个步骤:练习说明、角色分配、营造氛围、角色扮演、提问、讲师反馈、总结

演练:选择课程中某个模块,设计练习开发引导步骤及话术

工具:角色扮演活动设计模板

练习:课程发布会活动体验

 

六、成果优化,打造精品:如何确保课程落地见效,避免"虎头蛇尾"?

1.拟定标题,吸人眼球

课程命名的四种实战方法:痛点突击型、收益承诺型、悬念引发型、轻量速成型

好标题的三个黄金维度:对象精准、价值明确、内容具象

四步设计响亮标题:挖痛点、定人群、选公式、做测试

案例:移动公司技术课程标题列表

演练:四轮对话,输出并优化课程标题

2.讲师手册,描述课程逻辑与授课步骤

讲师手册的三大致命伤:无互动设计、时间分配模糊、缺乏失控预案

讲师手册必备五要素:授课时间、讲授目的、授课方式、教学流程与讲授要点、失控备案

工具&模板:讲师手册范例&撰写模板

3.融会贯通,课程试讲与优化调整

课程试讲的关键要点:时间测试、睡眠节点检测、工具可靠性验证、转化率评估

课程内容的调整更新维度: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

讲师角色的不断转变:从"讲清楚"到"让学员练会"、从"教知识"到"解决业务问题"

工具:课程评估优化表

练习:课程试讲及验收评审会

授课老师

主讲课程:课程开发与设计/ 经验萃取与案例开发/授课技巧与呈现/培训项目设计与运营

微信扫一扫

T:13911448898

立即
报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