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崔艳苹
常驻地: 北京
擅长领域: TTT培训师

《从“建队伍” 到 “传经验”》

主讲:崔艳苹老师

【课程背景】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但对企业而言,真正有价值的是与组织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内训师是企业经验传承与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其适配性直接影响培训效果——选对人可加速业务经验复制,缩短新人成长周期。选错了人,不仅浪费资源,更可能让优质经验在传递中失真。

正如优秀企业的实践所印证:内训师队伍的质量,取决于“选对人”和“育好人”的双重能力。但现实中,企业常陷入困境:

业务专家众多,但缺乏能系统传授经验的内训师;

好不容易选出人选,又因缺乏系统培养路径,导致其授课能力停滞不前;

队伍建成后,因考核激励不到位,内训师热情消退、队伍逐渐沉寂;

更关键的是,内训内容与业务需求脱节,难以真正实现组织经验的有效沉淀。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内训师”角色的认知偏差——将其视为“兼职任务” 而非“战略岗位”,忽视了从选拔标准到成长路径、从运营机制到内容建设的全链条设计。

本课程紧扣企业内训师队伍建设的实际痛点,以“选、育、用、留”为核心,系统拆解内训师选拔的精准标准、分级培养的科学路径、考核激励的有效机制,助力企业打造一支既能扎根业务、又善传递经验的专业化内训师队伍,让人才培养真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

【课程收益】

明确内训师5大核心角色,精准定位其在组织中的功能价值。

掌握内训师选拔的3大维度标准及全流程操作方法。

运用2类认证工具,规范标准课程、专属课程及师课共建3类认证流程。

规划内训师四阶段成长路径,把握分级培养关键节点,降低内训师流失率。

实施3类激励机制,结合能力、任务、纪律3项考核指标,提升内训师队伍活跃度。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培训经理、培训主管、企业大学负责人、负责内训师管理的HR 专员

【课程大纲】

一、角色定位:内训师到底能为企业解决什么核心问题?

讨论:内训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困惑和挑战

1.内训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价值分析

企业适配性评估:业务复杂度高、人才梯队建设需求迫切、企业文化传承要求高

培训体系全览图:培训定位、课程体系、讲师体系、运营体系、学习平台

多维价值创造模型:经营价值、人才价值

2.内训师的角色定位五维模型

最佳实践提炼者(业务维度)

企业文化传播者(文化维度)

业务优化促动师(流程维度)

企业人才催化师(发展维度)

组织变革推动者(战略维度)

案例:某金融公司"业务导师+文化大使"双角色定位

3.完善的讲师体讲师体系全览图

内训师体系建设步骤

内训师队伍建设阶段:初创、发展、成熟

外部讲师的选拔标准和流程:硬性条件、软性评估

案例:某金融公司的内训师定位

案例:某航空公司教员的角色定位

 

二、精准选拔体系:如何才能选到“会干又会教”的人才

讨论:内训师选拔的挑战

1.选拔前的关键准备

人才来源分析:业务骨干、职能专家、高管团队

选拔路径决策模型:竞聘制(适用于成熟体系)、推荐制(适用于快速启动)

3、内训师的选拔流程

2.三维选拔标准建立

内训师的核心素质要求(能否成为讲师):专业能力、职业态度、个人特质

内训师的专业维度要求(讲什么):业务专家型、通用型

内训师的岗位维度要求(培养方向):管理层讲师、高潜员工讲师

案例:某航空公司教员素质模型

案例:某电信省公司讲师素质模型

3.科学选拔实施流程

五步标准化流程:画像建模、渠道铺设、立体评估、认证入库、签约授证

宣传策略四要素:荣誉体系设计(星级讲师勋章)、发展通道可视化(晋升路径图)、物质激励公示(课酬标准透明化)、标杆案例传播(成功学员故事)

三维覆盖原则:业务覆盖、层级覆盖、区域覆盖

案例:某地产经纪公司内训师招募方案

4.常见误区规避指南

唯经验论(忽视教学能力)

过度包装(课件美化陷阱)

标准模糊(缺乏量化指标)

脱离业务(课程无法落地)

一次性选拔(缺少动态评估)

练习:设计企业内训师的选拔标准和流程

 

三、内训师的认证:如何才能既保讲师数量又保讲师质量

案例:某企业“以课程为中心”的讲师认证培养流程

1.标准课程讲师认证流程(适用于成熟课程)

知识传递阶段:课程规范讲解(2天)

技能转化阶段:授课技巧工作坊(3天)

认证评估阶段:试讲+答辩(1天)

案例:某金融企业《时间管理》标准课程认证流程

2.专属课程版讲师认证流程(定制化需求)

双维筛选机制:笔试考核(专业知识)、示范课评分(教学潜力)

五步培养法:示范授课、课程拆解、串讲辅导、课程试讲、实战认证

案例:某连锁门店店长核心管理课程讲师认证流程

3.师课共建讲师认证流程(从0到1开发)

四维能力评估: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现场呈现、业务理解

三段式培养:开发期(主题规划+课程开发)、优化期(课程试讲+优化)、认证期(综合能力评估)

案例:某省移动公司师课共建项目

工具:课程评审工具&讲师授课能力评估工具

练习:设计企业内部的内训师培养关键点

 

四、内训师的成长与培养:如何让高手持续成长

讨论:企业内部讲师是否需要进行分级?为什么?

1.内训师的分级晋升管理制度

分级分类管理原则:专业序列、业务序列

积分管理标准:基础分(授课时长)、加成项(课程开发、带教新人、满意度)

动态进出机制:进入标准、退出红线

2.内训师的阶梯式培养规划

初级阶段(0-1年):合格课程交付者

中级阶段(1-3年):业务课程开发者

高级阶段(3-5年):引导共创专家

资深阶段(5年+):组织发展伙伴

案例:某汽车研发企业的内训师培养与发展项目分享

练习:规划企业内部的内训师认证流程

 

五、内训师的考核和激励:如何让更多人才愿意当讲师

案例:内训师的稀缺程度及影响矩阵

1.内训师的考核

能力考核:课程开发、教学呈现、业务理解

课程任务考核:基础课时、精品课程、带教任务

纪律行为考核:课程准备度、教学事故、知识更新

2.内训师的激励机制及制度

保障激励(基础层):课酬体系

发展激励(成长层):晋升通道、学习特权

绩效激励(成果层):课程开发奖、绩效挂钩

案例:某电信公司的内训师荣誉体系

案例:某地产公司的教师节活动设计方案

3.内训师的“工学教”问题解决

时间冲突解决:固定教学日、业务节奏匹配策略

资源支持体系:绩效减压机制、支持资源包

价值呈现机制:空间展示、数字展示、仪式展示

练习:规划企业内部的内训师建设方案

授课老师

主讲课程:课程开发与设计/ 经验萃取与案例开发/授课技巧与呈现/培训项目设计与运营

微信扫一扫

T:13911448898

立即
报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