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报分析与风险管控
主讲:龙鑫老师
【课程背景】
行业竞争加剧:银行对公业务面临同业价格竞争、客户议价能力提升等挑战,需强化谈判技巧以维护收益。
风险与价值平衡:企业客户需求复杂化(如并购贷款、供应链金融),需精准评估风险并设计双赢方案。
实战能力短板:客户经理常陷入被动接受条件、僵局处理低效等困境,亟需系统化谈判策略与工具支持。
科技赋能需求:Deepseek工具的应用可提升情报收集、企业风险评估效率,但需与谈判流程深度结合。
【课程收益】
掌握情报驱动谈判:学会利用Deepseek收集实时客户情报(个体/团体),制定精准访问计划与风险评估策略。
灵活应用谈判原则:通过案例解析(如利率锚定、时间压力博弈),掌握14项核心谈判原则及应对客户心理技巧。
策略工具实战化:通过角色扮演(如科技公司并购贷款、新能源车企信用贷款),熟练运用钳子策略、白脸-黑脸等高阶谈判战术。
风险控制与双赢设计:学会分解价格、避免条款陷阱、利用书面承诺,在博弈中平衡银行收益与客户需求。
塑造专业谈判人设:培养耐心、诚信、竞争意识等特质,提升谈判权威性与长期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课程对象】支行行长、对公分管行长、对公客户经理、分行公司部成员。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谈判前的准备
1. Deepseek“收集实时客户情报”助力谈判
个体情报
团体情报(*公司客户评价参考)
2. Deepseek助力“企业风险与价值评估”
3. 制订访问计划
现场PK赛:现场制作含八项必要内容的访问计划
4. 约见目标客户
二、谈判要素选择
1. 谈判地点选择
我的主场我做主
2. 谈判人员配备
配置胜过客户的力量
三、谈判原则
1. 开出高于预期的条件
案例:利率博弈中的“锚定效应”
2.永远不要接受客户第一次开出的条件
案例:跨境并购贷款的“拉锯战”
3. 务必学会感到意外
自测:你是视觉型?听觉型?知觉型?...
案例:紧急放款中的“时间换资源”
4.影响力边际效用递减
作出某个让步时应立即要求客户给予回报
案例:集团授信中的“连环置换”
5. 绝对不要折中
鼓励客户首先提出折中再加以应对
案例:绿色能源贷款的“非对称博弈”
6. 避免对抗
使用“感知、感受、发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案例:纾困贷款中的“情绪灭火术”
7. 大智若愚
但千万不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装傻
案例:跨境区块链信用证的“知识壁垒”
8. 尽量不要让客户起草合同
正式的口头谈判结束后,双方应在备忘录上签字
案例:并购基金中的“条款陷阱”
9. 学会分解价格
让客户感觉承担的费用并不高
案例:供应链金融的“化整为零”
10. 书面文字更可信
一定要尽可能地向客户出示书面文件
案例:跨境赌约的“纸面承诺”
11. 集中于当前的问题
千万不要让自己变得情绪化,一定要学会把精力集中到眼前的问题上
案例:IPO募资中的“话题狙击”
12. 灵活有效利用“时间压力”
在与客户谈判过程中,不要透露自己的考核时限
巧妙利用客户用款阵痛期谈条件
案例:REITs发行前的“倒计时博弈”
13. 大胆地说不知道
千万不要过于自信,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
案例:元宇宙信贷的“知识缺口”
14. 不要害怕提问
6个W的问式:what /why/when/how/where/who
案例:隐形冠军的“需求深挖”
课堂演练:某工业无人机企业申请8000万元信用贷款,宣称“市占率全国前三”,去年营收增长15%,净利下滑8%,部分区域回款延时,正在研发新机型,实控人控股某电池厂。
角色分配:银行方(提问者): 客户经理;客户方(回答者): 市场总监;裁判: 记录6W问题覆盖度及风险点揭露。
四、谈判策略
1. 钳子策略
向客户发出调整的指令,然后保持沉默
案例:科技巨头的“沉默对决”
课堂演练:某科技公司申请8亿元并购贷款,要求利率3.8%(低于市场价50BP),银行根据风险评估认为最低利率应为4.2%。
角色分配:银行方(2人): 支行行长(主谈)、客户经理(辅助);客户方(2人): CFO(强硬派)、法务总监(细节控);裁判(1人): 观察谈判节奏、记录沉默时长及双方反应。
2. 更高权威策略
更高权威最好是提出一个模糊的实体
案例:央企混改中的“影子决策者”
课堂演练:某新能源车企要求银行提供10亿元无抵押信用贷款,利率4.0%。
角色分配:银行方(2人): 支行行长(表面权限有限)、客户经理(辅助);客户方(1人): CEO(强势谈判者);裁判(1人): 评估虚构权威的合理性及客户接受度。
3. 白脸-黑脸策略
可以使用一个模糊的更高权威作为黑脸
案例:上市公司“双簧戏”
课堂演练:某智能机器人制造商申请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要求纯信用贷款,并以“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资质作为背书。银行认为其应收账款账期过长(平均180天),需追加实际控制人连带担保。
角色分配:银行方(3人): 客户经理(白脸)、风险总监(黑脸)、产品经理(中立);客户方(2人): CEO(技术出身,反感担保)、财务总监;裁判(1人): 观察角色分化效果及客户心理变化。
4. 应对僵局、困境和死胡同
应对僵局:使用暂置策略,先解决若干小问题
案例:跨境担保的“破冰行动”
应对困境:调整谈判成员、气氛、细节等...
应对死胡同:引入第三方
5. 谈判结束后一定要祝贺你的客户
课堂演练:某高端数控机床企业获批2亿元技改贷款,利率4.5%,并承诺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开户至该银行。
角色分配:银行方(2人): 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客户方(2人): 董事长、总经理;裁判(1人): 评估祝贺话术的后续价值。
五、谈判高手的人设打造
1. 要有勇气寻找更多信息
2. 要有耐心和客户展开持久战
3. 要有勇气向客户狮子大开口
4. 要讲诚信,让双方达成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
5.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聆听者
6. 愿意接受不确定性
7. 富有竞争意识
8. 不要追求讨人喜欢
授课老师
龙鑫 银行对公/对私营销管理实践专家
常驻地:深圳
邀请老师授课:13911448898 谷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