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张胜博士
【课程背景】
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全员参与、系统化的设备管理和持续改进,实现设备效率最大化、生产损失最小化,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课程专为制造型企业管理人员、生产一线员工、设备维护团队及希望推动精益生产转型的企业设计,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工具演练和互动讨论,帮助学员深入理解TPM的核心思想及实施路径。
TPM与传统设备维护模式的核心区别在于其“全员性”和“预防性”。传统维护通常依赖专业维修团队被动应对设备故障,而TPM强调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的共同责任,通过日常点检、自主维护、预防性保养等手段,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核心目标是实现“零故障、零不良、零事故、零浪费”,最终达成生产效率、质量水平和员工能力的同步提升。课程将从TPM的起源与发展入手,剖析其底层逻辑——设备综合效率(OEE)的构成与优化方法,帮助学员掌握如何通过时间利用率、性能效率和良品率三个维度的改善,量化设备效能并挖掘潜在提升空间。
在实践层面,课程将重点拆解TPM推行的关键步骤:从高层的战略承诺到基层的5S基础夯实,从设备清扫中发现微小缺陷的能力培养,到制定自主维护标准的科学方法。学员将通过小组模拟练习,体验如何”识别污染源、通过5W追溯故障根源、通过“可视化看板”实现状态透明化管理。
【课程收益】
理解TPM的目标与七大浪费
理解TPM的架构
理解TPM的主要指标
理解TPM的三级维护
理解TPM的推行方式
【课程特色】
多年企业工程师从业经历、管理经历及创业经历使得老师能够从具体实施角度、宏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讲解课程,并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循序渐进,善于从底层逻辑讲解。
张老师的课程脱离了模块化的通用培训或咨询逻辑,能够帮助学员快速识别、分析问题,并能结合企业当前阶段的实际资源及发展阶段制定“落地”的对策。
【课程时间】2天 (6小时/天,1天为培训,1天现场实践)
【课程对象】企业中基层管理、工程师、办公室相关人员等。
【课程大纲】
1. 基础知识及练习
TPM定义
TPM的目标与七大浪费
TPM系统架构
为什么要实施TPM ?
2. 练习
3. 故障
故障类型
缺陷成长理论
设备故障的原因
第二单元:TPM的主要指标
1. OEE计算
时间稼动率
性能稼动率
良品率
OEE计算案例
2. MTBF与MTTR
MTBF与MTTR定义
计算案例
3. OEE分析图表
第三单元:TPM的发展阶段
1. TPM发展阶段
2. 事后维护
事后维护定义
事后维护三步曲
事后维护文件要求
事后维护文件案例
练习:事后维护记录的描述
3. 预防维护
三级预防维护
一二级维护计划案例
4. 改善维护
改善维护来源
改善维护的人员及内容
5. 维护预防
6. 全员生产维护
TPM三全管理
第四单元:TPM推行阶段概述
1. 准备与开始阶段
建立目标
建立主计划
2. 实施阶段:个别改善-
个别改善
基准调查
设备选定
3. 实施阶段:自主保养
自主保养定义
自主保养七阶段
初期清扫
发生源困难部位对策
制作暂定基准
培训与总点检
自主点检
标准化
自主管理
4. 实施阶段:计划保养
计划保养注意事项
计划保养案例
5. 实施阶段:教育技能训练
6. 实施阶段:其他事项
初期管理
品质保全
业务改善
环境安全
7. TPM的推行-落实阶段
提案制度
提案制度案例
第五单元:数字化与智能化基础知识
1. 制造技术的发展:四次工业革命
2. 智能制造基本内涵
应用范围与数据循环
技术路线与核心特征
3. 智能制造发展方向
产品/装备智能化
产线/车间智能化
供应链智能化
4.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5. 智能制造的应用
6. 智能工厂案例
第六单元:研讨与练习(采用客户数据现场随机抽取)
1. 选择某车间/产线某个周的生产效率、计划准时完成率及良品率
2. 基于记录确定影响上述指标的前五位与设备相关联的问题
3. 研讨:问题解决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寻找真因
基于现状最可行的方案是什么?
制定改善计划
第七单元:总结与答疑
授课老师
张胜 精益管理实战专家,曾任:德国斯蒂尔动力工具有限公司(世界园林工具领导者)精益专家
常驻地:青岛
邀请老师授课:13911448898 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