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张胜博士
【课程背景】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制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两个核心支柱:稳定的产品质量与持续的生产效率。作为连接战略层与执行层的关键枢纽,班组长既是现场管理的指挥官,更是质量防线的守护者。然而我们常常面临这样的挑战:为什么看似相同的作业流程,产品质量却出现波动?为什么效率提升的同时,次品率反而攀升?为什么问题重复发生却难以根治?这些痛点的背后,往往暴露出作业标准化缺失、质量保证机制断层以及管理工具应用不足三大核心问题。
本次《标准作业与质量保证》课程,正是为解决这些根本矛盾而设计。我们将从质量本源出发,解析丰田方式中的问题解决逻辑与八步法精髓,重新定义增值活动与非增值活动的边界;重点阐述标准作业为何是质量稳定的基石——它不仅是作业步骤的固化,更包含环境控制、时间量化、安全品质一体化等管理要点的系统搭建。课程更将直面现实困境:当效率指标与质量目标产生冲突时,班组长如何通过良品率、设备综合效率等关键数据的精准把控,利用目视化与每日例会实现动态调控?如何运用5W2H、帕累托图等工具平衡产线流动性与质量稳定性?最终回归班组长的角色本质:通过标准化作业执行、异常快速响应、设备预防维护、持续改善循环四大核心能力,将质量意识转化为每一天、每一人的具体行动。
本课程的设计结合了导师二十余年在日资、美资、德资等世界头部企业的从业经验,以及近百家国内企业的精益项目的推行经验,阐述班组长所应该具备的知识点,以促进班组长主动推行标准作业并助力企业提质降本。
【课程收益】
掌握质量的定义及丰田八步法
掌握标准作业的理念及关联知识
掌握现场常用的关联资料并会初步应用
理解现场的关键指标并学会常见的改善方法
理解班组长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
【课程特色】
多年企业工程师从业经历、管理经历及创业经历使得老师能够从具体实施角度、宏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讲解课程,并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循序渐进,善于从底层逻辑讲解。
张老师的课程脱离了模块化的通用培训或咨询逻辑,能够帮助学员快速识别、分析问题,并能结合企业当前阶段的实际资源及发展阶段制定“落地”的对策。
【课程时间】2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基层管理、IE/工艺工程师;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1. 质量的定义及理念
质量的定义及基本理念
产品的质量波动
丰田方式和问题解决的关系
丰田八步法
2. 为什么作业需要标准化?
3. 增值活动与非增值活动
价值编组
产线平衡
第二单元:标准作业是保证质量的基础
1. 标准/基准的必要性
2. 标准作业的定义与目的
3. 作业标准的定义及推行背景
4. 标准作业管理重点
标准作业环境
作业质量
标准作业程序
标准化的作业时间
5. 作业标准化的前提
以人的动作为中心
重复作业
监督者设定
安全
品质
6. 现场作业常见的关联资料
各工序产能表
流程图
过程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PFMEA)
控制计划(QC工程图)
作业指导书
标准作业票
标准作业组合票
第三单元:提效不应以牺牲质量!
1. 班组长应该掌握的关键数据有哪些?
良品率(PFY,FTY与RTY)
生产效率
平均转产时间
时间稼动率
设备综合效率
工作单准时完成率
2. 目视化与例会是监控每日实绩的重要手段
每日实绩应目视化
每日例会的沟通方式
3. 改善上述指标的部分关键方法:
掌握基础质量方法,强化质量控制能力
² 5W/5W2H
² 因果图
² 帕累托图
控制线平衡,强化流动性
² 线平衡率
² 线平衡率的延伸
监控人力与设备指标,保证交付
² 掌握实际生产能力
² 确定有效产能与负荷计划的差异
² 基于生产能力协调、调整负荷计划
² 掌握生产计划的制定逻辑
强化快速转产能力
² 快速转换的要求与推行方法
² 快速转换的实施阶段
² 快速转换活动推行步骤
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² 将事后维护(设备故障处理)作为教训
² 强化计划/预防维护的能力
² 强化自主保养
持续改善与标准化
第四单元:班组管理保证质量及效率
1. 班组长的基本技能
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
沟通技能
2. 班组长的日常工作
现场管理的十大内容
日别管理内容
周别管理内容
月别管理内容
3. 生产过程中的核心业务
早/晚会
计划确认与生产准备
生产过程管理
生产异常处理
生产结束确认
第五单元:总结与答疑
授课老师
张胜 精益管理实战专家,曾任:德国斯蒂尔动力工具有限公司(世界园林工具领导者)精益专家
常驻地:青岛
邀请老师授课:13911448898 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