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碳目标提出后,风能和光伏清洁能源加速发展,不同能源系统间的连接将更加紧密。在此背景下,我国清洁能源投资亦大幅增长,但同时也存在融资困难、研发能力不足、投资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为此,应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健全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动科技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以促进我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科技对于金融的促进不再局限于渠道等浅层次的方面,而是开启了真正的“金融+科技”的深层次融合。随着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明晰化,未来几年将迎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李老师力求以引领时代的教学理念、前沿务实的课程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顶尖资深的师资阵容,为学员提供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的全景式图画,捕捉绿色金融发展商机。
课程时间:1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能源发展趋势
1.“双碳”的宏观经济背景解析
2.国际经济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3.国内经济形势: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平衡不充分
视频:“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相关概念
4. 全球气候变暖为“双碳”政策出台奠定基础
视频:NASA全球CO2流动图
5.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与危害
6.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场与态度
第二部分:从金融科技助力绿色金融
一、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
1.中国金融科技元年
2.资本扑向金融科技怀抱
二、金融科技短期内颠覆传统金融实现绿色金融
1.绿色金融与绿色债券发展趋势
2.中国金融科技加速布局绿色经济复苏
3.金融科技实力内涵
4.金融科技不是什么企业都能做
第三部分:能源产业重点方向和领域
一是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 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
2) 优化清洁能源支持政策
3) 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应用
4) 推动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
5) 支持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6) 完善支持政策,激励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增产上量
7)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抽水蓄能
8) 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电力发展机制
第四部分:新能源产业与氢燃料产业发展
1、多能互补项目投资、实施、运营主要方案
2、分布式多能互补项目设计与开发及案例分析
3、园区冷热电三联供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案例分享
4、综合能源电能替代多元化服务解读
5、光储氢一体化的综合能源服务场景分析
6、综合能源托管服务项目案例
第五部分:“二十大后”新能源企业经济发展的十大机遇
机遇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机遇二:企业市场边界扩大,但区域品牌价值会不断下降
机遇三:“线上数据”与“线下物流”作为双循环的发展机遇;
机遇四:中高端产品出口竞争力将得到提升;
机遇五:提升投资者资产配置效率;
机遇六: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重点方向与其所涉及的相关行业
机遇七: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
机遇八:“专精特新”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指路明灯”
机遇九:企业的低碳绿色化转型已成为实现长期价值化发展的“标尺”
机遇十:新兴产业迎来与“双碳”融合发展机遇
总结:课程回顾+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