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李晓林
常驻地: 天津

课程背景: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碳目标提出后,风能和光伏清洁能源加速发展,不同能源系统间的连接将更加紧密。在此背景下,我国清洁能源投资亦大幅增长,但同时也存在融资困难、研发能力不足、投资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为此,应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健全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动科技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以促进我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科技对于金融的促进不再局限于渠道等浅层次的方面,而是开启了真正的“金融+科技”的深层次融合。随着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明晰化,未来几年将迎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李老师力求以引领时代的教学理念、前沿务实的课程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顶尖资深的师资阵容,为学员提供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的全景式图画,捕捉绿色金融发展商机。

课程时间:1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能源发展趋势

1.“双碳”的宏观经济背景解析

2.国际经济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3.国内经济形势: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平衡不充分

视频:“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相关概念

4. 全球气候变暖为“双碳”政策出台奠定基础

视频:NASA全球CO2流动图

5.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与危害

6.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场与态度


第二部分:从金融科技助力绿色金融

一、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

1.中国金融科技元年

2.资本扑向金融科技怀抱

二、金融科技短期内颠覆传统金融实现绿色金融

1.绿色金融与绿色债券发展趋势

2.中国金融科技加速布局绿色经济复苏

3.金融科技实力内涵

4.金融科技不是什么企业都能做


第三部分:能源产业重点方向和领域

一是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 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

2) 优化清洁能源支持政策

3) 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应用

4) 推动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

5) 支持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6) 完善支持政策,激励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增产上量

7)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抽水蓄能

8) 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电力发展机制


第四部分:新能源产业与氢燃料产业发展

1、多能互补项目投资、实施、运营主要方案

2、分布式多能互补项目设计与开发及案例分析

3、园区冷热电三联供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案例分享

4、综合能源电能替代多元化服务解读

5、光储氢一体化的综合能源服务场景分析

6、综合能源托管服务项目案例


第五部分:“二十大后”新能源企业经济发展的十大机遇

机遇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机遇二:企业市场边界扩大,但区域品牌价值会不断下降

机遇三:“线上数据”与“线下物流”作为双循环的发展机遇;

机遇四:中高端产品出口竞争力将得到提升;

机遇五:提升投资者资产配置效率;

机遇六: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重点方向与其所涉及的相关行业

机遇七: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

机遇八:“专精特新”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指路明灯”

机遇九:企业的低碳绿色化转型已成为实现长期价值化发展的“标尺”

机遇十:新兴产业迎来与“双碳”融合发展机遇

总结:课程回顾+答疑

授课老师

李晓林 南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教授,京津冀经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常驻地:天津
邀请老师授课:13911448898 谷老师

主讲课程:新兴经济国企战略与治理研究 、经济性四分析、双碳与综合能源

李晓林老师的课程大纲

微信扫一扫

T:13911448898

立即
报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