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一、全面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困境
( 一) 财政资金: 杯水车薪的引导资金
( 二) 社会资本: 蓄势待发的逐利资金
( 三) 商业性银行资金: 爱莫能助的信贷资金
( 四) 政府引导的产业基金: 华而不实的虚幻资金
( 五) 政策性银行资金: 不能的主力资金
与其说农村缺资金,不如说缺少资金流向农村的平台、工具和业态
二、投融资平台创新与产业提升机制设计(平台创新)
(政策性信贷资金投入路径设计:产业投融资平台)
(一)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二)城投模式的回顾和借鉴
(三)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承接主体选择和设计(农投)
1.农投与城投的区别
2.现有县级政府平台的作用和局限性分析
3.乡村振兴产业投融资平台设计
三、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振兴投融资模式创新(工具创新)
产业链融资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
专题一: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创新、发展趋势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一)2021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二)什么事供应链金融?供应键金融的优势
(三)典型案例:“渣打”供应链融资量体裁衣,“李宁”续写辉煌
(四)供应链金融的主要产品类型
(五)基于不同主导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六)哪些行业适合做供应链金融
(七)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是什么
(八)供应链金融的技术创新的新趋势
(九)供应链金融如何做风控
(十)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与案例分析
专题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
(一)认识PPP
(二)PPP的操作流程解析
(三)PPP运作经典案例
(四)湖南长沙现代农业成果展示区PPP项目案例分析
四、服务路径模式篇:金融服务三农重点、路径与模式(服务模式创新)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
1.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加强创新,多方合作推动乡村振兴
2.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原则,加大绿色金融发展力度
3.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内生动力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路径举措
1.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创新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关键领域金融供给
3.助力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4.实施差异化监管考核目标,加强三农金融风险监管力度
5.积极探索银行与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长效合作机制,创新“信贷+保险”服务模式
6.依托“互联网+”的作用,加快农村地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三)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新模式探索
1.“银行+山地旅游+康养产业+农业经营主体”模式
2.“银行+乡村振兴建设集团+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社区村民小组+农户”模式
3.“政府+银行+财政性风险补偿基金+融资担保”模式
4.“政府招商引资+工业企业+商贸企业+银行资金配套+农业经营主体”模式
5.“银行“政府+银行+保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龙头企业+农业服务公司+农业产供销经营主体”的“供业链”融资模式
6.“政府+银行+保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
7.“政府+银行+多层担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
五、高质量发展时期银行业三农金融服务转型发展新路径:构建与服务对象共生共荣的金融生态(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