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新兴市场行业市场分析与科技创新》 【课程背景】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把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使得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日益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我国科技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化,为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部署,明确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强化重点领 战略管理 2025年06月09日 0 点赞 292 浏览
李晓林《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背景21世纪,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世纪。海尔张瑞敏曾说过:“中国企业与狼共舞之关键是大力培养优秀本土人才”。而作为企业人才开发的核心部门HR无疑承担了很大的责任。是不是非人力资源部门经理们就只管好产品、设备、物料等而对最关键因素的“人”没有相关的开发职责呢?非也。本课程将充分告之非HR经理们如何管人用人?如何培育人?如何激励人?在工作中承担哪些HR管理职能?如何运用HR管理技巧?以成为卓越的职业经 人力资源 2024年09月20日 0 点赞 648 浏览
李晓林《管理变革与组织发展》 【课程背景】随着新国企进入新三年深化时期,国企如何在变革、改革中,如何围绕管理理念、工作方式、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进行改进、革新的路径和手段,管理与组织发展提升,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提高国有企业强党建促经营同频共振。【课程目标】1.如何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进行决策2.如何建设与运作高效组织3.如何系统性地解决组织与员工问题4.如何进行组织变革5.&nb 战略管理 2025年06月12日 0 点赞 300 浏览
李晓林 李晓林教授简介南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教授京津冀经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十九大报告解读与两会解读特约评论员国资委中央企业智库联盟高级研究员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客座教授;美国杜克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EMBA特聘教授个人经历普华永道咨询顾问,先后主 宏观经济 2024年09月20日 0 点赞 2662 浏览
李晓林《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与产业发展趋势》 课程背景: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碳目标提出后,风能和光伏清洁能源加速发展,不同能源系统间的连接将更加紧密。在此背景下,我国清洁能源投资亦大幅增长,但同时也存在融资困难、研发能力不足、投资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为此,应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健全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动 宏观政策 2025年06月07日 0 点赞 366 浏览
李晓林《国有企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的方向与重点解读》 【课程背景】“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是实现2035远期目标承上启下的五年,国有企业“十五五”规划作为国家战略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向上需要承接国家各层面、各领域战略规划及战略目标分解和任务实施,向下需要牵引企业内部各层级、各业务领域顶层设计与经营发展,其“十五五”规划的编制不仅是企业自身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更是响应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格局风云诡谲,全球产业链 宏观政策 2025年06月15日 0 点赞 294 浏览
李晓林《数据化思维》 【课程背景】大数据引发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并将在政治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大数据思维为政府治理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带来机遇,有利于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社会整合能力、协同管理水平和应急协调能力,有利于推动政府的公共服务更加人性化、精细化。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必须积极主动融入大数据时代,以树立大数据思维为起点和着力点,实现决策思维、管理思维和服务思维的三大转变,以适应大数据驱动的治理变 战略管理 2025年06月10日 0 点赞 268 浏览
李晓林《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与天津市发展规划》 主讲老师:李晓林课程背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这意味着,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推动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指导思想: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 宏观政策 2024年09月20日 0 点赞 611 浏览
李晓林《新质生产力驱动绿色生产力及ESG解读》 【课程背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宣布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公布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个《决定》的标题,便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关,以科技创新为特征,以高效能 宏观政策 2025年06月13日 0 点赞 282 浏览
李晓林《新国企市场化思维提升》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目前国有企业转型和市场化改革为背景,以思维突破为主线,帮助国有企业领导者突破传统的思维观念,建立新的管理思维方式,拓宽工作思路和领导潜能,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有效领导和管理提升,提升企业竞争力。课程目标:(1)转变传统管理意识和观念,增强企业的市场化思维;(2)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推动管理工作突破和创新。(3)帮助企业管理者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领导和管理好企业。学员对 战略管理 2025年06月08日 0 点赞 30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