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赵桐老师
【课程背景】
本次课程解决的问题
- 企业对品牌特征与发展趋势认知模糊,难以把握品牌营销新特征的核心要点
- 用户研究浮于表面,无法通过大数据洞察消费行为与动机,精准绘制用户画像
- 核心细分市场定位不清,对新生代用户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模式理解不足
- 品牌塑造缺乏系统路径,平台铺设、IP化构建、品效合一环节脱节
- 新媒体营销矩阵搭建混乱,缺乏“核心+垂直+口碑+声量”的维度规划
- 用户生命周期管理(拉新、留存、激活、转化)缺乏系统框架,私域运营低效
- 数字化品牌战略落地困难,缺乏低成本建设品牌护城河的实操方法
【课程收益】
数字化环境认知层:理解数字化品牌特征与趋势,掌握营销转型框架(对应模型:数字化营销模式核心框架)
用户洞察方法层:能通过大数据绘制用户画像,运用5A模型分析用户旅程(工具:用户画像分析表、5A用户旅程地图)
品牌塑造工具层:掌握品牌IP化设计逻辑与私域流量运营技巧(模型:品牌12原型、私域用户池构建框架)
营销策略应用层:能搭建新媒体矩阵,设计传播爆点与营销闭环(工具:新媒体平台投放对照表、传播策略五步法模板)
实战落地层:通过案例模拟掌握场景营销与内容规划,形成企业专属营销方案(案例萃取表、实战演练评估表)
【课程特色】
- 课程学习,学员能分析数字化环境下品牌营销的核心特征与转型路径
- 课程学习,学员运用大数据进行用户洞察,绘制用户画像定位核心细分市场
- 课程学习,学员能掌握品牌布局、IP化塑造、品效合一的全流程方法
- 课程学习,学员能搭建新媒体矩阵,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传播策略与营销闭环
- 课程学习,学员能运用故事营销、场景营销等模式,完成新媒体营销实战方案
设计
【课程时长】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总经理、企业VP、营销总监、企业领导者、高级营销管理者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互动问答+情景模拟+实操演练
【课程大纲】
第一讲:看不清趋势?数字化环境分析不到位
(数字化环境下企业品牌营销的外部变化)
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品牌价值
一、数字化品牌的核心特征与价值评估
(一)三大关键点:体验、感知、共创
1.体验(Experience):品牌需通过场景化设计让用户产生 “沉浸式感知”
理论:源于派恩(Pine)与吉尔摩(Gilmore)的“体验经济”理论,强调品牌需通过“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维度设计,让用户从“购买产品”升级为“消费体验”。
2.感知(Perception):通过标准化流程传递品牌调性,让用户形成 “可识别的记忆点”
理论:基于品牌形象理论(BrandImageTheory),用户对品牌的感知是“功能性属性+情感性属性”的综合认知。
3.共创(Co-creation):用户深度参与品牌建设,从 “被动接受者” 变为 “主动创造者”
理论:服务主导逻辑(Service-DominantLogic)强调“用户是价值共创者”,而非被动接受。
(二)科学地进行数字品牌评估
1.BAV模型:扬·罗必凯广告公司曾经提出过关于品牌资产评估的分析模型—品牌资产标量。
2.把握评估的价值延展要点,构建科学体系
二、数字化营销思维演进
模型:“数字营销转型四阶段模型”
时代阶段 | 核心逻辑 | 营销重心 | 典型特征 |
传统时代 (1990s前) | 产品驱动 | 渠道覆盖,广告投放 | 单向传播,用户被动接受 |
工业时代 (1990s-2010s) | 效率驱动 | 规模化生产、成本控制 | 依赖经销商,品牌与用户距离远 |
数字化时代 (2010s-2020s) | 用户驱动 | 数据洞察、精准触达 | 双向互动,用户行为可追踪 |
5G数字化时代(2020s后) | 场景驱动 | 实时连接、沉浸式体验 | 线上线下融合(OMO),AI深度赋能 |
第二讲:抓不住用户?你的用户洞察不深入
(数字化时代的用户洞察体系) 一、数字化时代的“人心红利”
(一)用户阶段演进:(从连接、链接、到联结)
(二)数字化环境亚文化演进三种模式
二、新生代用户的深度解读
(一)今天用户六大心理特征
1.个性化需求:拒绝“标准化”,追求“专属感”
2.情感敏感:品牌价值观“合拍”比功能更重要
3.社交依赖:“社群认同”决定消费决策
4.理性与感性并存:“性价比”与“喜欢”不冲突
5.沉浸式体验需求:“互动感”比“信息量”更重要
6.抗营销免疫力强:“真实感”碾压“套路感”
(二)今天用户六大行为模式
1.碎片化消费:“见缝插针”式信息接收与决策
2.OMO融合:“线上种草-线下体验-全渠道复购”无缝衔接
3.内容驱动转化:“被内容打动”比“被广告说服”更有效
4.UGC参与意愿高:“分享即存在”,主动成为“品牌传播者”
5.“小众圈层”高忠诚度:“圈子内”高度认同,“圈子外”拒绝妥协
6.虚拟服务付费意愿高:为“体验”“便利”“身份”买单
三、数字化用户洞察模式
5A用户旅程模型:从“认知”到“拥护”的全链路运营
第三讲:品牌没记忆?你的品牌塑造缺路径
(数字化环境下的品牌塑造路径)
一、品牌布局阶段:全触点+精准定位
(一)全触点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协同:
(二)核心公式:
用户画像(WHO)→需求动机(WHY)→触达方式(HOW)→惊喜点(WOW)。
二、品牌IP化阶段:用户画像→营销洞察→引流路径,从“符号”到“有温度的人格”
(一)IP构建
用户画像构建方法
引流路径设计
品牌原型设计
黏性内容SUCCESs模型:
(二)用户触达:从“种草”到“口碑”:
体验设计:感官(包装颜值)、情感(品牌故事)、行为(互动活动)、智能(AI推荐)。
口碑传播因子:可分享性(如“晒单抽免单”)、话题性(如“#我的职场逆袭故事#”)、情感触发(如“治愈系”内容)。
三、品效合一阶段:从“流量”到“留量”
(一)销售引导:首购转化的营销战役设计
(二)营销闭环
·社群运营
·私域流量池运营
第四讲:营销没效果?新媒体策略缺系统
(新媒体营销核心策略)
一、新媒体矩阵搭建:“1+8+N” 模型
二、四大维度运营核心逻辑与实操策略:
(一)四维运营核心逻辑
1. 核心维度:品牌自媒体矩阵——构建“官方话语权阵地”
2. 垂直维度:行业大咖合作——借“专业信任”渗透细分圈层
3. 口碑维度:用户自发传播——打造“无感化信任链”
4. 声量维度:话题传播造势——扩大品牌“社会讨论度”
(二)工具:新媒体平台投放策略表
二、传播策略:从“Big Idea” 到 “事件引爆”
新媒体矩阵的平台特性深化
1.八大平台的学术分类(基于用户行为特征):
2. 传播策略的学术模型
·Big Idea 评估标准:
·事件营销设计
第五讲:落地难执行?新媒体营销实战不到位
一、新型营销三大核心模式
(一)故事营销:情感共鸣的打造方法
(二)活动营销:用户参与感设计
1.核心逻辑
2.参与感设计三要素
3.福格行为模型
(三)内容营销:从流量到转化的闭环
1.闭环四步骤:
2.基于AIDA 模型:注意→兴趣→欲望→行动。
二、场景营销建设
(一)四大要素:人、货、场、时
(二)工具应用:视频、H5、APP的场景嵌入
三、内容营销规划
(一)内容升级的三大特征(价值、互动、行为驱动)
(二)内容规划的结构与流量获取技巧
(三)工具:内容日历规划模板
第六讲:战略不落地?品牌营销实施缺方法
一、数字化品牌战略思考
(解决“战略空泛、不贴合用户”问题,基于数据制定策略)
(一)基于数字化的消费者读懂技巧
(二)品牌差异化策略的制定逻辑
二、新媒体品牌营销实施
(一)沟通渠道建立:从公域到私域
(二)粉丝群体打造:社群基因与策略
(三)内容传播:基于用户标签的精准推送
授课老师
赵桐 营销品牌管理与增长实战家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授课:13911448898 谷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