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李洪源
常驻地: 广州
擅长领域: 能源电力

课程背景:

在双碳战略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行业面临诸多痛点。风光发电的间歇性、负荷预测的复杂性、电网稳定性问题、储能技术瓶颈以及电力市场机制不完善等,严重制约着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与此同时,AI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创新实践为解决这些痛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负荷预测、可再生能源调度,到电网稳定性控制、设备运维管理以及电力市场交易优化,AI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将深入剖析行业场景痛点,分享AI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案例,助力学员发现新课题,学习行业新经验,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

 

课程收益:

1. 深入了解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背景、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2. 掌握AI技术在负荷预测、可再生能源调度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方法;

3. 学习运用AI技术解决电网稳定性、设备运维等实际问题的案例;

4. 了解电力市场改革与创新方向,掌握基于AI的交易策略与风险控制;

5. 拓宽行业视野,发现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提升职业竞争力。

 

课程时间:0.5-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课程形式:讲师讲授+现场讨论+案例介绍+数据分析

 

课程大纲:

第一讲:当前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背景与趋势

1. 双碳战略与全球能源转型

2.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

3. 电力系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趋势

4. 国家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角色

二、挑战篇:新型电力系统的痛点

1.波动性与不确定性

1)风光发电的间歇性

2)负荷预测的复杂性

3)极端天气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2.电网稳定性问题

1)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对电网频率的影响

2)电压控制与无功功率管理的难题

3)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带来的谐波问题

3.储能技术的瓶颈

1)储能成本与效率的平衡

2)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部署挑战

3)储能技术的寿命与安全性

4.电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1)传统电力市场与新型电力系统的适配问题

2)分布式能源的市场参与机制

3)跨区域电力交易的壁垒

三、机遇篇:新型电力系统的未来潜力

1.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

1)氢能储能的未来前景

2)液态阳光技术

3)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重力储能

4)储热技术的潜力

2.电力市场的改革与创新

1)分布式能源交易平台的构建

2)需求响应机制的优化

3)实时电价与动态定价机制

4)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构建

3.跨行业协同

1)电力系统与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2)综合能源系统与虚拟电厂的建设

3)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V2G技术)

4)智慧城市与电力系统的协同发展

 

第二讲:人工智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一、负荷预测与需求响应

1. 认知智能:机器学习在负荷预测与可再生能源出力预测

2. 认知智能:深度学习在极端天气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3. AI驱动的需求响应策略优化

二、可再生能源预测与调度

1. 决策智能:储能充放电策略与电网调度的智能优化

2. AI在可再生能源调度中的实时优化

3. 感知智能:气象数据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

三、电网稳定性与故障诊断

1. AI在电网频率与电压控制中的应用

2.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AI辅助分析

3. 感知智能:声纹识别与振动分析在设备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四、设备运维与管理

1. 基于AI的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

2. 感知智能:机遇计算机视觉的电力设备巡检(无人机、机器人)

五、电力市场与交易优化

1. 感知智能:市场数据与用户需求的实时采集

2. 认知智能:市场价格预测与用户行为分析

3. 决策智能:机遇AI的实时交易策略与风险控制

授课老师

李洪源 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专家

常驻地:广州
邀请老师授课:13911448898 谷老师

主讲课程:《“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解读及新能源产业政策》《2025年能源电力行业宏观政策形势分析》《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到能源电力行业变革形势分析》《新型能源体系下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实践》《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下电力行业变革形势分析》 《解读国家能源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电力“四会”班组综合能力提升》《电力系统应急事件处理及危机公关》《对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思考》《双碳目标下电力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微信扫一扫

T:13911448898

立即
报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