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李沛贤
常驻地: 济南
擅长领域: 创新管理

主讲:李沛贤老师

【课程背景】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革新如浪潮般汹涌,传统的经营模式与思维方式正不断受到冲击。从柯达胶卷因未能突破认知局限而走向衰败,到诺基亚在手机市场的辉煌瞬间崩塌,众多曾经的行业巨头纷纷折戟沉沙,根源就在于无法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创新突破。与此同时,特斯拉通过电池成本的原子级拆解重构供应链,苹果打破手机物理按键的隐含假设实现触屏颠覆,这些创新先锋们则凭借着对第一性原理的深刻理解、对第二曲线创新法则的精准把握,成功开辟出全新的增长路径。在此背景下,结合李老师50+创新团队辅导经验,本课程应运而生,旨在帮助企业打破思维定式,掌握创新的底层逻辑与实用方法,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课程收益】

思维升级:深入理解第一性原理、第二曲线创新等核心理论,学会运用演绎法突破归纳法陷阱,识别并打破企业发展中的隐性假设,实现认知革命,为创新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

能力提升:熟练掌握要素拆解矩阵、机会诊断画布等多种实用工具方法,能够精准分析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机会,设计出增长飞轮等创新策略,提升企业的创新策划与执行能力。

方案落地:针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互联网企业第二曲线孵化等典型场景,产出企业专属的高潜增长方案原型,切实推动企业创新实践,助力业绩增长。

持续发展:借助课程配备的《创新工具箱手册》及50+行业案例数据库,结合训后3个月跟踪辅导,企业能够持续巩固所学知识,不断优化创新方案,保持创新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课程特色】

深度理论剖析:从亚里士多德的 “四因说” 到现代企业创新实践,深入解读创新理论的本质与发展脉络,让学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创新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

丰富案例教学:以特斯拉电池革命、微软云转型等大量典型案例为载体,生动诠释创新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同时从成功与失败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

实用工具方法:提供要素拆解矩阵、心智模式检测卡等一系列经过实践验证的实用工具,学员可直接将其应用于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与落地性。

实战工作坊模式:设置实战工作坊环节,聚焦企业实际场景,引导学员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产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方案,实现学与用的无缝对接。

跟踪辅导支持:课程配备训后3个月跟踪辅导服务,及时解答学员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所学知识能够真正转化为企业的创新成果,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课程对象】

企业创始人/CEO、各级管理者

战略规划部/商业创新部负责人

产品经理及市场运营负责人

咨询公司商业分析师


【课程大纲】

课程暖场

开场破冰:讲师资质和经历介绍,建立链接

教学共识:对课程的特色和学习目标进行澄清,达成共识

进入状态:公布积分机制,构建团队PK氛围,激发学员学习动力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第一性原理的本质 

 核心知识点: 

1. 从亚里士多德"四因说"到马斯克成本重构(特斯拉电池成本降低87%的原子级拆解) 

2. 归纳法陷阱VS演绎法突破:柯达胶卷消亡的认知盲区分析 

工具方法: 

▶ 要素拆解矩阵(Material Cost Breakdown) 

▶ 隐性假设识别清单


第二部分 增长跃迁——第二曲线创新法则 

核心知识点: 

1. S型曲线的三大死亡信号:诺基亚市占率83%崩塌的财务滞后性警示 

2. 破局点识别:美团从团购到本地生活生态的"三级火箭"搭建逻辑 

工具方法: 

▶ 机会诊断画布(10倍速要素分析法) 

▶ 增长飞轮设计器(亚马逊飞轮效应的要素耦合模型) 


第三部分 范式转换——双曲线协同策略 

核心知识点: 

1. 分形创新机制:字节跳动从今日头条到TikTok的"APP工厂"运作原理 

2. 资源错配策略:华为"蓝军机制"与3M"15%自由时间"的对抗熵增实践 

工具方法: 

▶ 创新孵化评估矩阵(风险收益能力三维模型) 

▶ 非连续性跨越路线图(4阶段28个关键动作) 


第四部分 组织刷新——心智模式重构 

核心知识点: 

1. 组织心智"黑洞效应":IBM从大型机到云服务的文化刷新路径 

2. 决策升维:阿里"履带战略"与腾讯"生态投资"的底层思维差异 

工具方法: 

▶ 心智模式检测卡(12维度组织认知扫描) 

▶ 变革领导力发展图谱(4象限16项关键行为) 


第五部分 实战工作坊——创新方案产出 

典型场景: 

▶ 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破局 

▶ 互联网企业的第二曲线孵化 

交付成果: 

▶ 企业专属《创新机会地图》 

▶3套高潜增长方案原型 


第六部分 典型案例库(根据行业可定制修改) 

1. 特斯拉电池革命:通过钴元素原子价格拆解重构供应链 

2. 微软云转型:纳德拉"移动优先云优先"的战略支点迁移 

3. 苹果触屏颠覆:打破"手机必须物理按键"的隐含假设 

4. 亚马逊飞轮效应:"客户体验→流量→供应商"的正反馈循环设计 

 

课程配备《创新工具箱手册》及50+行业案例数据库,支持训后3个月跟踪辅导。

授课老师

李沛贤 行动学习与创新增长训战专家

常驻地:济南
邀请老师授课:13911448898 谷老师

主讲课程:管理训战/创新训战/行动学习训战/设计训战项目

微信扫一扫

T:13911448898

立即
报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