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维

刘雯雯

刘雯雯老师简介清华继续教育学院签约讲师北京林业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学部长2006年-2010,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管理学博士。2003 年 9 月-2006 年 7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管理学硕士。【授课特点】战略眼光,独特视角;互动授课与案例分析结合,突出实践应用;从思维框架,到管理实务,再到战略和整合,层层递进,由点及面引领学员进入前所未有的管理新高地。【工作经历】

崔晓明

崔晓明博士上海财经大学(211)硕导复初咨询创始人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人力资源方向)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生兼职导师多家企业独立董事和战略顾问崔晓明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和战略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咨询工作,曾服务过复旦大学、国家电网、陆家嘴集团、新华社上海分社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并历任多家企业独立董事和战略顾问,获得客户和伙伴高度认可。从业经历:从事人力资源和战略的研究和咨询

李江涛《高管战略思维与战略领导力》

【课程背景】企业家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本、物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最佳结合。战略思维是现代战略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企业家的战略思维的稳定和发展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有时是决定性的。【参训人员】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及各组织负责人;【课程大纲】一、新经济环境下领导者战略思维(一)领导者为什么需要战略思维1、站在战略的高度,努力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2、战略思维不仅是一种能力,更

刘大洋《领导艺术与战略思维》

课程大纲上 篇 领导艺术第一章 领导与领导者1.什么是领导?2.什么是领导者?3.领导与领导者的区别与联系4.领导与领导者的关系与发展5.领导的本质特征5.领导的影响力与凝聚力从何而来?6.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逻辑与关系7.正确认识领导的权力来源是什么?8.树立正确而且科学的权力观第二章 领导情商与领导艺术1.领导者的智商与情商的关系2.

孟晓驷

孟晓驷老师简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全国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曾任河北省石家庄市副市长公共管理学院发展委员会委员【人物履历】1975—1979 人民音乐出版社工人。1979—1983 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中共党史专业学习。1983—1984 文化部机关党委宣传部干部。1984—1986 文化部机关团委书记(副处级)。1986—1988 文化部机关

曹墨梅《战略思维——逆势布局与战略创新》

课程目标:学会洞察当下经济大局与发展趋势并快速掌握宏观经济规律;深刻理解商业的本质、市场的本质以及企业发展的终极目的;了解新零售下的营销战略及粉丝经济下的品牌大战;掌握引领企业持续创新的8项法则;对企业面临的十大问题进行系统地深入思考。课程对象:总裁班、企业高层(集团副总裁、战略发展部部门主管以上)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学会洞察当下经济大局与发展趋势并快速掌握宏观经济规律

余星冰《数字化时代的商业战略思维与商业模型创新》

主讲:余星冰老师【课程背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所推动的数字化转型正迅速的改变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其巨大的影响力已经从量变到质变,对消费者行为、外部商业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运作模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数字化”不是技术编码,而是商业思维,是企业上升到商业战略层面,也是企业家如何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突破思维,找到企业新价值点?如何认清产业的数字化变革方向?企业如何基于商业战

钟虹添《企业战略思维与终极核心竞争力》

国家知识版权课程,版权号:国作登字—2020—A—01048000课程背景VUCA时代世界已经颠覆——大量励精图治的著名企业都败下阵来了,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战略思维,才能适应“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模糊”的企业经营环境?培训收益1.天上七朵云——塑造管理者的战略思维首先是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资源和能力的掌握和深刻理解。2.战略规划思维——企业的战略定位(使命愿景、成

王春阳《领导者的战略思维(实战案例)》

课程背景:企业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迷茫第一大类问题是对未来没有预判,对市场的走向、行业的趋势,心里没底;另外,是把想法当成了战略。因为没有实现目标的路径,所以说不知道从哪里走,心里就发慌、也包括,过去习惯了机会主义的成功。看市场上什么畅销,就跟着去做什么,并没有自己的主见。随着竞争加剧,现在老板开始变得越来越迷茫,因为没有主见,就没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大家熟悉的那句话,总

陈赛红《经营者思维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主讲:陈赛红【课程背景】在当今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国际贸易战等各种外界环境的冲击下,企业经营模式和竞争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生存、发展越来越艰难,倒逼我们重新企业经营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重新认识人才,重新认识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要是打通战略、组织、人才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要突破人力资源专业职能局限,站在经营的角度,实现战略、组织、人才的一体化运作。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转变为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