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刘剑老师
【课程背景】
党的二十大指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多因素叠加下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加,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盛行,给二战后建立的国际治理体系带来严峻挑战。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更重要因素是大国决策者们的竞争策略偏好,即他们用什么样的策略进行竞争。
本课程围绕美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美国大选的政治影响及可能带来的国际关系变化、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及对全球安全的影响、印度的崛起及其对地区安全和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四个主题,综合分析政策、学术、行业等多领域的国际、国内观点,预判大势,挖掘潜在的机遇和风险,助力企业布局未来业务发展重心。
【课程收益】
深入理解美国主流外交政策思维模式,不同威胁下政策制定者对于美国之于世界应扮演什么角色的认知及其产生的外交政策,美国国内政治两极分化背景下美国大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深入理解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的警示及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深入理解印度的“印太战略”与美国的“印太战略”,印度推动内部外部制衡战略的效果及其对地区安全和全球产业链的影响
【课程对象】企业负责人、总裁、高层管理者
【课程时长】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美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 美国的外交政策目标
2. 认知决定政策
1) 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制定者们如何看待世界
在外交政策方面,一般的党派立场规则并不适用。相反,政治领导人在外交政策意识形态定位具有更大相关性。——《美国外交政策的混乱图谱》
2) 六个不同的外交政策阵营
国际主义者阵营
ü 单边国际主义者:视俄罗斯为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ü 民主国际主义者:期望维持美国“自由世界领导者”的地位
ü 现实国际主义者:认为霸权较量在全球系统内难以避免,支持美国结盟,典型代表:奥巴马
ü 多边国际主义者:美国应当以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存
非国际主义者阵营
ü 退缩派:全世界都在占美国的便宜,支持更具交易性的外交政策,典型代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
ü 克制派:美国投入过多,财政已捉襟见肘,支持采取更加克制的外交政策
政策制定者经常在特定议题上跨越一个或多个阵营。
3) 特朗普or拜登or第一位女性总统
3. 美国的胁迫外交手段繁多
4. 美国的胁迫外交危害全球
二、美国大选的政治影响及可能带来的国际关系变化
1. 国内政治的两极分化是导致美国政治极化的重要因素
2. 不同的威胁认知所导致的党派政治极化
对外部威胁的认知决定了在外交政策问题上两党的合作程度
3. 美国社会对国家安全威胁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
4. 影响
1) 政治极化造成政策的不稳定性,引起外部世界对美国信誉、可靠性的质疑,美国声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
2) 美国领导人在国际事务参与上会做何选择,对于美国国家安全,人民繁荣稳定至关重要
3) 选民们可能不会将外交政策视为他们票选下届总统的核心
4) 美国国内的两极分化意味着:即使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两党也可能无法就国家安全优先事项达成共识
5) 可能在大选压力下更多迎合民族主义路线的支持者,在对外政策上采取更多不负责任的极端做法,整个世界也将因此更趋分裂。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及对全球安全的影响
1. 警示
1) 国际秩序的失序风险正在不断增加
2) 标榜奉行自由主义秩序的西方国家开始强调“脱钩断链”
3) 逆全球化进程和保护主义趋势增强
4) 眼前的国际关系现实与理论原理相反
阎学通:预测错误中的最大意外是自由主义价值观的衰落和民粹主义思潮的兴起,美国成了破坏自由主义国际规范的主力。
5) 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更重要因素是大国决策者们的竞争策略偏好,即他们用什么样的策略进行竞争
2. 影响
1) 俄乌冲突意味着冷战后国际秩序的终结,世界其他大国的选择与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际新秩序
2) 俄乌冲突加快了大国关系的调整,一个实力下降的俄罗斯可能引发欧亚大陆地区秩序的分化与重组
3) 俄乌冲突加快全球经济治理走向分裂,终结本轮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4) 俄乌冲突刺激世界各国强化能源安全意识,构建以提高就地平衡能力为特征的现代能源体系
5) 俄乌冲突带来国际粮食生产和贸易格局的适应性调整
3. 对中国的启示
1) 警惕“俄乌冲突损害中国利益”
吸取“乌克兰模式”经验,防止将台湾列为“非北约盟国”
2) 吸取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在多边机构中被孤立、被挤压的教训
3) 以开放对冲少数西方国家与中国脱钩的不良企图
四、印度的崛起及其对地区安全和全球产业链的影响
1. 印度的“印太战略”与美国的“印太战略”
1) 核心目标是一致的,即对冲“一带一路”,制衡中国
2) 经济目的。印度希望通过“印太战略”建立取代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2. 印度对华战略选择的基础:治衡理论
1) 内部制衡
2) 外部制衡
3. 东西两个世界,印度如何选边站队
1) 印度与西方的密切关系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好处,西方缺乏为印度经济增长进行必要投资的意愿和资源。
2) 在与美国保持战略关系的同时,印度也发起了与中国政府的对话,加强了与海湾国家、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其他国家的联系,凸显出印度不想脱离亚洲的叙事方向。
3) 乌克兰危机催化了印度外交政策的变化,促使印度与亚洲国家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
4) 美国即将进行总统大选之际,印度是否会转向?
4. 全球再平衡的进展取决于中印
1) “新南亚论坛”创始人苏廷德拉·库尔卡尼表示,他非常有信心,印度有一天肯定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2) 决定中印关系未来的最重要因素将是经济
3) 中印两个大国的人口占世界近一半,合作潜力巨大。随着全球重心向亚洲转移,这种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增强亚洲的影响力。
授课老师
刘剑 形势分析专家,曾任:中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政策及战略研究员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授课:13911448898 谷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