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 陈新江
常驻地: 深圳
擅长领域: 运营管理 战略管理

课程背景:

随着技术快速更新和需求变化,很多企业在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后会面临发展天花板问题,需要寻找新业务增长点,选择产业多元化,培育新产业。新产业意味着将要进入相对陌生的领域,通常会面临以下风险:

※ 技术风险: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创新风险性

※ 市场风险:市场接受度不高

※ 资金风险:初期投资大,回收期长

※ 政策风险:政策的不确定性带来风险。

※ 人才风险:缺乏人才储备

※ 产业链配套风险: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不完整导致高成本

因此,公司需要评估并选择合适的产业方向和培育方式,有效控制新产业培育过程中的风险,使新产业快速成立为未来的新增长点,实现企业持续增长。

陈老师曾担任多个新产业公司的CEO、COO,主导和参与培育多个新产业,有多个公司创建、并购、整合的实战经验,对计划拓展新产业、并购、整合项目、组建新产业团队,开展新项目建设,规避投资金和运作风险的公司而言,有非常实用的指导价值。

 

课程收益:

● 学会新产业筛选方法、工具,确保新产业成长速度和成功概率,降低新产业投资风险

● 规划新产业发展节拍,把握合适的时机、领域切入新产业

● 掌握新产业进入的3钟方式,合理选择,协同发挥优势

● 掌握新产业运作团队建立的方法,为进入的新产业提供人才支持

● 学会新产业拓展与运作的步骤,为进入的新产业提供业务和系统支持

● 评估新产业风险管控,对产业运作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新产业有序增长,风险可控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公司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CFO、COO等高层管理人员

课程方式:讲授系统及方法,结合实战案例分析和讨论。

 

课程大纲:

第一讲:产业扩张战略

案例:某外资汽车零部件集团在中国的业务扩张

1.企业现状自评——对组织的发展阶段、行业地位进行评估

1)产业扩张的必要性——是否已经达到有效规模或接近天花板

2)产业扩张的可行性——是否具备扩张的条件和能力

2. 组织资源、能力自评——已经拥有哪些核心资源和能力

——选择产业扩张战略的组织,需要依托原有产业完成组织能力发育,在达到一定成熟度的基础上,为进入新的产业提供人才、业务和系统支持。

 

第二讲:机会选择

案例:某上市公司产业扩张成功案例

一、机会寻源

1. 行业分析

2. 新产业

3. 新技术跟踪

二、机会筛选

1. 标杆企业研究

2. 关键成功要素识别

三、介入时机——选择合适的进入时机

1. 产业培育期:市场培育期

2. 产业高速增长期:机会期

3. 产业平台期:获利期

4. 产业衰退期:规模期

四、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

1. 纵向延伸: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战略,产业协同效应

2. 跨界合作:技术与资源嫁接以强化核心产业竞争力

3. 模向扩张:全球化布局,建立全球化布局和销售网络

——把握合适的时机、领域切入新产业,以确保新产业成长速度和成功概率,降低新产业投资风险。新产业投资不是投机行为,而是战略行为,长期的战略储备、核心能力的培育和科学决策是新产业培育和成功孵化的基础。

 

第三讲:新产业进入(3大方式)

案例:某照明企业并购案

方式一、并购(6个步骤)

第一步:制定并购方案:确定目标,定好节拍

第二步:发出并购意向书:掌握时机,踩好时间点

第三步:核查资料与尽调:

1)内外部信息收集与分析

2)品牌与渠道资源

3)业务结构

4)客户结构

5)供应商信息

6)关键人才信息

7)重要资产及真实性

8)技术价值

9)产业政策与地方政策

第四步:谈判

第五步:签订并购合同

第六步:并购整合

1)整合风险评估与应对

2)管理体系整合

3)团队整合

4)市场与客户整合

5)财务整合

6)信息系统整合

7)制造/交付系统整合

8)技术整合

方式二、参股/控股方式(3种选择)

案例:某上医疗器械公司组合方案

1. 投资参股/控投——资本合作

2. 技术(含管理)参股/控投——技术合作

3. 资源参股/控投——资源合作

方式三、自建(2个考虑)

案例:某高端家电公司嘉兴基地投资项目

1. 项目周期与成本

2. 学习周期与成本

——通过并购、控股的方式进入新产业,是进军新产业领域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快速获得关键资源,缩短学习成长周期,实现快速扩张。同样,并购、控股也存在其固有的风险,包括并购、控股对象是否合适,能否顺利、有效整合并购、控股对象,能否将协同优势发挥出来都至关重要。

 

第四讲:新产业运营

案例:某家电企业新产业(TO产业)运营、某上市公司医疗器械(IVD)产业运营、某医疗器械公司(新产业)运作案、某家电企业集团新产业运作案

一、新产业长成规律——合理预期

二、运作团队组建

1. 组织设计与运行:提布局,提前磨合

2. 团队搭建:提前储备,内培外引

3. 团队融合:尊重规律,尊重传统

4. 组织动荡期与风险管控

三、搭建运营体系

1. 产品与技术体系

2. 营销体系:创新模式,打破行业规则

3. 供应链体系

4. 制造与交付体系

四、拓展市场

1. 用户测试——找准痛点,准确切入

2. 市场测试——积极防错,打好第一枪

3. 市场投放——精心策划

4. 打造标杆客户或区域市场——树立标杆,做好示范,建立信心

五、产品布局

1. 导入产品选择——快速学习和成长

2. 产品线拓展延伸——抢先占据市场,阻击新进入者

3. 打造优势产品——打造现金流利润或产品

4. 产品创新与储备——产品创新与迭代,保持产品优势

——在原有的产业平台、环境中培育、孵化新产业会面临适应性冲突,新产业有区别于老产业的特殊需求,与原有的运营管理体系可能会限制或影响到新产业的运作效率,产生诸多的限制,需要在有效控制风险、促进新产业快速成长两者之间做到平衡和兼顾。

 

第五讲:管控风险

案例:浙江某数字多媒体企业新产业扩张、某家电企业集团洗衣机产业扩张

一、风险管理模型(FMEA)

1.风险因子识别与评估

1)技术风险:技术的不确定性和研发的高风险性

2)市场风险:市场接受度不高

3)资金风险:初期投资大,回收期长

4)政策风险:政策的不确定性带来风险。

5)人才风险:缺乏人才储备

6)产业链配套风险: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不完整导致高成本

2.风险防范措施

1)风险分类和量化

2)制定风险应对策略:规避、减少、转移、接受

3)监控和报告风险:持续监控,定期报告

4)控制和缓解措施:应急计划、内部控制

5)审计和审查:定期审计,揭示风险

二、阶段评估

1.建立评估组织

1)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和范围

2)组建风险评估团队:多功能小组模式

3)定义角色和职责

2.规范评估过程

1)制定风险评估流程

2)选择工具和方法:风险矩阵、SWOT分析、故障分析、压力测试

3)实施风险评估

4)沟通和报告:向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报告

3.制定应对策略

1)确定风险优先级

2)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3)制定具体应对措施

4)制定应急计划

5)分配资源

6)沟通和培训

7)监控和更新

4.总结与固化经验

——新产业扩张本身自带风险,事前做好风险识别和防范是核心,需要在运作过程中进行阶段性评估,对产业运作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新产业有序增长,风险可控。

授课老师

陈新江 曾任:美的集团(世界500强) | 运营总监

常驻地:深圳
邀请老师授课:13911448898 谷老师

主讲课程:运营管理专家,企业战略规划、成本利润管控、经营扭亏、新产业培育、质量管理、精益文化等

微信扫一扫

T:13911448898

立即
报名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