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

刘超《精益改善四阶段—QCC品管圈》

课程背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付周期,持续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是企业致胜的关键因素,正确认识并掌握设计开发统计工具的应用,灵活应用统计手法,帮助企业即时侦测到异常状况,迅速做出改进的对策。如何实现企业的卓越绩效?企业革新工具花样繁多,TWI、QCC、QIT、5S、TPM、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在面对这些工具时,企业管理者经常会无所适从,盲目推行的结果往往是虎头蛇尾,从而对改

刘超

刘超老师---生产管理实战专家23年生产管理实战经验郑州大学MBA(在读)曾任:歌尔声学(上市) | 品质总监曾任:华为 | 项目总监曾任:方正科技集团(上市) | 制造部经理◆300+场培训课程,2000+次现场巡视:培养800余位优秀班组长,300余位优秀车间主任、生产经理。◆10年制造业管理咨询项目实战经验,帮助近100家企业全方位多维度实现生产效率提升◆

贾国柱

贾国柱老师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运作系统及供应链研究 ,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战略,科研成果:在丹麦工业学会出版专著一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教育经历:(1)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2)丹麦Aalborg 大学:哲学博士 (运作管理方向);(3)北航,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系主任;讲授课程:生产与运作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人类工效

欧阳光远《TPM设备全面生产维护》

课程背景:在当今企业生产环境中,设备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运营成本。随着工业4.0的到来,企业设备正朝着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方向发展,这对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掌握全面生产维护(TPM)的设备管理方法,了解并解决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和生产力,降低维护和运营成本,同时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和高效执行力的设备管理团队。

欧阳光远《精益生产管理》

课程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追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在这种背景下,精益生产管理应运而生。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消除浪费、持续改进和优化生产流程为核心的生产管理方法。它强调团队合作、问题解决、预防性维护、标准化作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的能力。精益生产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日本汽车制造商如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等采用了这

欧阳光远《现场管理——5S推行实务》

课程背景: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及产业结构转移浪潮推动,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企业开始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如TQM(全面质量管理)、TPM(全员生产维护)和精益生产等。然而,这些方法的成功实施往往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即现场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然而,很多企业在推行5S管理时,往往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

欧阳光远《卓越金牌班组长的综合能力提升》

课程背景:在当前的工业4.0时代,企业对于一线员工的培养和管理越来越重要,90及00后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的一线主力军,他们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对于传统的班组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打造一流的班组,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员工士气,亟需针对90及00后员工特点进行培训1、培养新生代后员工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2、提升新生代后员工的生产技能和创新意识3、培养金牌班组长领导力和管理能力4、强

欧阳光远

欧阳光远老师---生产管理实战专家研发管理实战专家25年500强和外资上市企业的生产管理实战经验曾任:浙江野牛工具有限公司丨生产副总曾任:美国米拉克龙塑料机械(上市)丨质量总监/技术总监曾任:德国博世电动工具(世界500强)丨产品研发经理曾任:美国百得电动工具(世界500强)|产品研发主管曾任:航天部3655研究所丨主管工程师擅长领域:全面质量管理、现场改善、班组长、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创新技术等

吴正伟《PMC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

课程背景:在现企业运营当中,主要关注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PMC)部门在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企业生产及物料的总体规划及运作。这个部门的工作直接与企业的资金、物流、信息等相关联,同时与公司各个部门进行交错性的互动,影响和协调着公司的其他部门运作。PMC的运作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成败。此外,还可能包括一些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例如生产

吴正伟《高级精益6S管理》

课程背景:6S课程是一种现场管理方法,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五个部分。这种方法通过规范现场、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和确保安全,来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然而,尽管6S活动在中国已经搞了二十多年,但很多时候它都被搞成了形式主义。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系统地掌握6S的推行要领和方法。6S管理方法需要结合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