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张科平

张科平老师简介上海同济大学工商系教授 (高级工程师) 主攻:领导力修炼、沟通谈判技巧、营销战略策划、团队建设与执行力提升、企业现代经营管理社会兼职:1、原中国讲师协会 副会长2、中培联会 讲师联盟 副会长3、上海市东方大讲坛 特聘讲师4、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咨询组专家5、世界华人国学文化艺术联合会 副主席6、上海华东人才教育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曾任(兼)职、受聘顾问及单位:1、中国非营利性组织

蒿淼《精进之路—从专家到管理》

课程目标系统理解管理工作,成体系的加强管理能力学习实用的管理技能团队管理的管人线学习:团队搭建,团队激励,团队培训,团队文化塑造,团队管理的理事线学习:如何开有效会议,如何识别业绩障碍了解阿里营销团队管理核心框架及借鉴意义适合对象:营销管理层时长:2天(12小时)教学方法:封闭训练、讲学互动游戏体验、团队竞赛分析诊断、实战答疑小组研讨、心得分享课程大纲第一模块:管理的误区1.1团队管理

刁东平《六项精进》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

主讲:刁东平老师【课程背景】“六项精进”是做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人们能够日复一日地持续实践这“六项精进”,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甚至超乎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我自己的人生就是如此。--------稻盛和夫刁东平老师在辅导企业导入阿米巴经营模式多年。在此期间,深刻体会到导入稻盛和夫先生创立的经营哲学对落实阿米巴经营模式的重要!企业

匡美誉

匡美誉老师简介会计硕士|注册会计师|ACCA华为大学财经&战略主讲教授华为IFS集成财经变革负责人华为海外子公司ERP-SA负责人大数据与财务数字化管理实践专家曾任:华为总部内审部全球项目审计总监曾任:华为账务共享中心SA经理|负责人曾任:华为捷克代表处高级财务经理|CFO曾任:世界500强日本东芝集团子公司|财务主管擅长领域:财务变革、财务数字化、经营分析、财务共享中心搭建与运营、经营管

银高峰《高效团队与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演练》

培训意义和收获:经过两天的学习,学员对团队决策与沟通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清晰。通过3—4轮持续的演练和调整,学员将获得团队建设与融合、团队决策与沟通的宝贵实践经验。获得团队建设与融合、团队决策与沟通的宝贵实践经验。认识团队整体能力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反思企业现行团队沟通与管理方式的有效性。通过模拟经营,大大提高团队协作、群体决策的能力。培养管理团队快速应变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经过密集的团队沟通,深刻认

林羽《如何提升经营能力——通过经营分析会实现年度目标》

主讲:林羽【课程背景】大部分企业都会开月度经营分析会,但是很多企业经营分析会开的效果都不明显,开成了汇报会、总结会、并没有成为有效进行经营的抓手,常见有以下的问题:1、多谈功劳、苦劳,不谈问题,不分析根因,导致老大难问题迟迟解决不了;2、财务和业务两张皮,财务数据找不到业务问题,业务经营体现不出财务结果;3、不对准年度经营目标,缺乏对于商业机会的识别,未能有效滚

刘长城《内圣外王与经营管理之道》

企业领导者的自我修炼之道主讲:刘长城 老师【课程背景】国学,就像中药,不但对疑难杂症有疗效,而且正本清源,上医治未病。管理能力的提升必须基于一套符合人性规律的标准和便于遵循实践的路径,历经几千年验证的国学智慧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条修齐治平的通道。国学,不但能帮助管理者解决当下管理过程中的难题,还能启发创新性的思维,并且对未来管理者具有强大的塑造作用。本课程将“企业管理”的触角与儒家国学

那国毅《企业家经营哲学与企业经营之道》

课时:3天德鲁克管理体系由《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企业家经营哲学与企业经营之道》和《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三门课程组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讲的是“人”的修养;《企业家经营哲学与企业经营之道》讲的是“机制”的设定。只有高尚情操的人与企业的管理机制相结合,管理才有可能成功。由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者必须秉承《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基业长青。以上三门课程不但充分体现了德鲁克管理思想的三大

史俊慧

史俊慧老师-全面实战性管理专家清华大学99届工商管理硕士北大纵横咨询集团高级合伙农业部国家银河工程培训讲师世界社会责任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浙江艾康生物(美资)管理副总浙江舒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任:上海恒源祥投资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杭州大地环保集团(中德政府合作)管理副总复旦大学EDP特聘客座教授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导师,湖州市火炬创业导师浙江省中小企业辅导中心主任,久盛咨询副总经理长年合作培训机构还有

楚晓晖《双碳解读与电力企业经营升级沙盘模拟》

解读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推进电力企业转型升级——双碳时代电力企业的机会与挑战课程背景: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2020年9月开始,国家便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2021年政府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大战略决策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