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龙鑫老师
【课程背景】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滞胀”与“分化”挑战,国内经济受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拖累及地方债务风险制约,银行业零售业务陷入“增收不增利、息差收窄、客户黏性低”的困境。与此同时,公私募基金行业在政策驱动下加速变革,被动投资崛起、费率改革深化,客户对专业化资产配置的需求日益迫切。本课程立足宏观经济研判与银行业实战需求,结合智能工具应用与资产配置方法论,旨在帮助银行营销团队破解业务痛点,掌握基金营销与组合配置的核心逻辑,提升客户服务效能与风险管理能力,助力银行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零售业务转型与价值增长。
【课程收益】
宏观经济与政策洞察:掌握全球经济关键词及国内经济核心数据,理解政策工具箱对银行业务的关联影响;
银行业痛点破解:学习智能工具应用,从“数据找人”模式提升客户识别、策略制定与服务跟进效率;
资产配置方法论:系统掌握风险因子分析、组合构建逻辑(核心-卫星策略)及美林时钟应用,增强收益与抗风险能力;
基金行业趋势把握:解读公私募基金政策背景与策略矩阵,熟悉标准化工具(ETF、固收+)及区域化产品设计逻辑;
实战能力提升:通过案例研讨与配置方案设计,强化客户分层服务、动态调整及本地化资产配置的实操技能;
客户黏性增强:结合政策敏感度与沟通技巧,利用公私募工具组合满足高净值客户稳健收益与长期资金配置需求。
【课程对象】银行理财经理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全球与中国宏观经济概览
1. 全球经济关键词
“滞胀”与“分化”
美国政策冲击
“一带一路”对冲风险
2. 国内经济核心数据大盘点:
GDP增长
通胀与就业
政策工具箱
二、国内经济三大挑战与银行关联
1. 有效需求不足
数据对比
银行对策
2. 房地产拖累边际减弱
政策效果
银行机遇
3. 地方债务与金融风险
化债工具箱
风险提示
三、银行业现状与零售业务的核心挑战
1.行业困境扫描
增收不增利
息差收窄
不良率攀升
2.零售业务的核心痛点
战略摇摆
客户黏性低
运营成本高
四、Deepseek如何改变银行零售条线工作模式
1. 从“人找数据”到“数据找人”:智能分析的核心价值
2. 银行三大痛点破解:客户识别难、策略制定慢、服务跟进散
案例:某银行使用Deepseek将客户激活效率提升3倍
3. Deepseek快速上手
五、正确认识资产配置
1. 投资与资产配置
2. 影响资产价格涨跌的风险因子
3. 预测投资收益率的方法
4. 四种错误的投资决策心理
羊群效应
追逐回报行为
锚定效应
处置效应
六、构建资产组合的有效方法
1.风险的另一面
2.区分可控与不可控风险
3.投资风险的“三色图”
绿色风险(回报相对确定,可掌控)
黄色风险(回报不确定,尚可接受)
红色风险(即使冒险也不见得会有回报)
4.构建核心与卫星组合
防守型的核心组合
进攻型的卫星组合
5. 资产配置的三个层次
战略资产配置
动态资产配置
战术资产配置
七、提升收益的有效策略
1.美林投资时钟
2.按照风险属性对常见资产的分类
强风险资产
弱风险资产
弱避险资产
强避险资产
3. 遵循配置逻辑前提下的美林时钟投资侧重
4. 判断经济未来走向的指标
5. 判断政策选项
6. 金融政策趋势
7. 提升风险判断能力
8. 泡沫的成因
9. 应对“黑天鹅”危机
杠铃型配置策略
法宝:提高自己的反脆弱性
10. 坚守价值投资
11. 价值投资实践总结
八、实操指南
1.如何选择好公司
好公司的质量要素
分析工具:杜邦分析法、波特分析法、SWOT分析法。
案例:好公司护城河的三大要素之客户黏着度、网络效应、品牌效应。
给公司定价
四种公司:制造业、服务业、互联网企业、新兴行业及高科技企业。
公司股价的安全边界
三道防线
2. 股市
成长股策略
趋势跟踪策略
聪明贝塔策略
3. 房地产
供给与需求
非住宅房地产投资策略
不动产配置的建议
4. 保险
人性与保险
利己与利他的保险
购买保险原则
传承工具
5. 家庭资产配置四大类
课堂练习:利用Deepseek生成“宏观经济判断与资产配置建议”
九、公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驱动
1. 政策背景与行业变革
新“国九条”对公募基金的影响:权益类基金扩容、费率改革、长期资金引入。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社保、年金、保险资金配置权益资产的趋势与挑战。
私募基金监管新规:运作规则落地与合规性要求。
2. 标准化发展趋势
公募基金:被动投资(ETF)崛起与主动管理转型;银行系、外资系公募加速入场(如苏新基金、路博迈基金案例)。
私募基金:策略多元化(如量化、CTA、宏观对冲)与工具化产品创新。
行业集中度提升与小微机构出清:2024年权益基金清盘创历史新高。
十、公私募基金核心策略解析
1. 公募基金策略矩阵
权益类产品:逆周期布局(如低位发行混合型基金)、指数化投资(宽基/行业ETF)。
固收+与可转债:低利率环境下可转债的攻守平衡逻辑。
费率改革影响:管理费调降与长期业绩考核机制优化。
2. 私募基金策略特征
绝对收益导向:仓位控制(如震荡市低仓位避险)、核心能力圈深耕(如国企改革、成长股挖掘)。
工具化产品:量化CTA策略、衍生品对冲(如股指期货、期权)的应用。
ESG与责任投资:长期价值与社会责任融合的配置趋势。
3. 主被动策略融合
主动管理Alpha与被动Beta的协同配置(如“核心-卫星”策略)。
案例: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宽基ETF费率调降对资金虹吸效应的影响。
十一、基金配置逻辑与实战案例
1. 配置框架构建
风险收益匹配:根据客户风险偏好分层(保守/平衡/进取型)。
长期资金配置:养老金、家族信托等长期资金适配策略(如FOF、REITs)。
2. 区域化产品案例
属地化资管产品:东吴资管一年期城投债产品的设计与募集逻辑(募资2.54亿元案例)。
客户需求洞察:高净值客户对稳健收益与区域经济支持的偏好分析。
3. 动态调整与再平衡
市场周期轮动下的策略切换(如股债性价比模型应用)。
可转债“双低”策略与红利资产配置的实操要点。
十二、互动研讨与总结
1. 小组讨论
主题:“如何通过公私募工具组合提升客户黏性?”
现场练习:结合本地产业特征(如制造业、新能源)设计配置方案。
2. 能力提升路径
政策敏感度
策略解读力
客户沟通技巧
授课老师
龙鑫 银行对公/对私营销管理实践专家
常驻地:深圳
邀请老师授课:13911448898 谷老师

